三年匠心铸模式 深耕党建谱新篇 —— 教育学院党支部党建工作 “三年” 行动与 “146” 模式成果总结
从 2021 年模式探索启航,到 2022 年深化推进筑基,再到 2023 年巩固提升成势,教育学院党支部以 “146” 党建工作模式为指引,扎实开展党建工作 “三年” 行动,在职业教育沃土上深耕细作,交出了一份党建与职教融合发展的亮眼答卷。
聚焦 “1” 个核心:立德树人根基更牢
三年间,“立德树人” 核心贯穿始终。2021 年,思政教育融入实训课堂;2022 年,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 年,创新打造 “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党员赴乡村振兴一线开展社会实践,在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实践中传递爱心,小学教育专业学子用红色文化启迪童心,真正实现了 “技能” 与 “品德” 双提升。
深耕 “4” 大工程:融合发展动能更强
在组织建设上,从 2021 年校企合作调研,到 2022 年支部联建拓展资源,再到 2023 年建立党建工作协同机制,基层党组织活力持续激发;党员教育体系中,“理论 + 实践” 模式不断升级,2023 年开展 “党员教师技能大比武”,以赛促学提升专业素养;制度保障与考核评价体系持续完善,形成 “月督查、季考评、年总结” 机制,确保党建工作规范高效。三大工程协同发力,推动党建与职教发展同频共振。

落实 “6” 项行动:服务大局成效更显
三年来,“6” 项行动持续深化。主题党日活动从企业拓展到红色教育基地,让学习教育更有深度;课程思政案例不断推陈出新,学生党员 “职教先锋服务队” 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从校内延伸到社区,累计开展公益服务 200余场,服务群众超 2000 人次。平凡岗位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熠熠生辉。

三年实践,“146” 党建工作模式已成为教育学院党支部推动发展的 “金钥匙”。它以党建为引擎,驱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教育学院党支部将继续深化 “146” 模式实践,让党建的红色基因融入职业教育的血脉,为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