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晚上,百科讲坛第二十三讲在1号教学楼604教室开讲,由我院侯挺南老师为大家讲解《弟子规》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讲座开始,侯挺南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马斯洛和他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包括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各层需求之间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有前后顺序之别;只有低一层需求获得满足之后,高一层的需求才会产生。
之后,侯挺南老师又详细地向《弟子规》和现代人际交往规范,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包括动态和静态的两种含义。动态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物质和非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即通常意义上的人际交往;静态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即人际关系。在《弟子规》中,列举出了几个原则,如平等仁爱原则,“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己立立人原则,“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适度原则,“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诚信原则,“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惟其是,勿佞巧。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真诚原则,“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最后,侯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在《弟子规》中体现出来的优化人际交往的艺术,如要讲究个人卫生,衣着整洁,饮食合度;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运用好人际交往的策略;要学会善于倾听。
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侯老师的讲座让大家受益匪浅。
文/编 林圣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