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14时30分,我院百科讲坛第四十三讲在学术报告厅开讲,本次我院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李贤平教授为学子们讲授“刺桐与游记”。
在讲座中,李教授从中世纪西方四大游记——《马可·波罗游记》,《鳄多立克车游记》,《伊本·白图录游记》和《马黎诺里游记》中讲起,论述了西方人眼中的刺桐城。同时,李贤平教授通过“话语体系的错失——在南宋操蒙古话”、“走错地方——雅各在月港登陆”和“中国历史知识引起的错误”等方面论述了《光明之城》是伪书的情况。同时,通过对《光明之城》和《鳄多立克车游记》在男人女人、黄河、人的穿着、牛的排泄物的神圣等方面进行对比,充分地说明了《光明之城》是伪书这个论题的正确性。在整场讲座中,李贤平教授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并结合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对论题进行充分的论述,让我院学生对泉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们明白了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据悉,李贤平教授是复旦大学概率论、统计学、计算机统计学专家,曾运用计算机技术中的模式识别法和统计学家使用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法,以47个虚字为识别特征,对它们在书中各回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震惊红学界的《红楼梦》成书过程新观点,证明了《红楼梦》各回写作风格具有不同的类别,各部分实际上是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期里完成的。这种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的方法,别具一格,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文/记者团 王明月 图/林圣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