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泉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泉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主办,泉州轻工学院承办的两岸高职教育论坛第三次峰会在我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论坛以“高职教育有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主题,邀请了两岸高职教育的专家、学者参与,共同研讨高职教育如何有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问题,以期推动我市高职教育进入一个新台阶。



出席本次典礼的领导与来宾有: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副理事长,工业信息化部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刘延宁;人社部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摇篮工程育婴师师资培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办公室副主任蔺琪;北测教育集团董事长曹凯峰;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博士,中华两岸文创与观光交流推广协会秘书长,大华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慧文女士;美国纽奥良大学硕士,上海体育大学博士,中华台北女篮选手,大华科技大学运动产业管理系主任齐璘女士;泉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吴少峰;泉州市高教发展中心管委会办公室/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陈志刚;股东企业代表浔兴集团总裁施能辉;院长茆政吉、书记郑子琪等领导和全市各中职院校校长及相关负责人、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教职人员和部分同学参加本次峰会。本次峰会由学院执行董事王树生博士主持。
吴少锋主席发表致辞,在致辞中,吴主席指出:泉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泉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我们已经连续两次成功举办两岸高职教育论坛,本次论坛将围绕“高职教育有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进行研讨,意义重大。

随后,茆政吉院长向大家介绍了上两次峰会之后学院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其中包括学院在课程改革之后推行双轨制的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时数;加大翻转课程的比例;改革考试制度等。

台湾大华科技大学运动产业系主任齐璘女士做了题为“技职教育如何落实于运动产业”的宣讲。她从介绍其学校运动产业管理系入手,与大家分享了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台湾职业教育目标,并系统分析了运动产业管理系的系所目标、课程规划、培育目标等。

台湾大华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慧文女士紧括主题,为大家讲解了台湾职业教育的现状、职教的最大功能、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并以大华科技大学为例分析职业教育如何更加有效的为地方产业服务。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刘延宁会长以“21世纪发展高点下的战略定位——中国发展后劲,来自于全民职业教育的制度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先者为王”为题,从中国发展的时代趋势、21世纪,中国政府购买服务、10个对策理念、职业教育的优势、局限、可转换+对策入手,详细分析了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最后,刘会长寄语年轻一代,她说:“相比起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革命的时间,中国作为整个国家规模化的工业化,也才60多年的时间。西方发达国家就像一个25岁的青壮年人,而中国就像一个还未充分工业化的、5岁的不成熟的孩子。对于一个不成熟的5岁孩子,不应该挑剔他、打击他、贬低他、攻击他,而是应该帮助他、支持他成长成熟起来——这,就是21世纪所有的中国人民、以及海外所有华侨华裔华侨们,在21世纪的人生责任和时代责任”。


高职教育在推动区域经济的调整升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承担着为区域产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地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整体办学质量,才能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本次两岸高职教育论坛第三次峰会的成功举办,有效地研讨高职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的问题,对于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有机整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文/林圣娥 图/吴文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