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学校概况>>学校简介

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基地 从“双营”走向“双赢”

时间:2016-04-12 来源: 作者:

今年,泉州轻工学院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基地推进神速,并准备以夯实校企合作平台为基础,着力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4月12日下午,学院与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签订的智能工业实训室暨机器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签约仪式;与中纺院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签订的现代纺织服装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签约仪式;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签订的皮革与制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签约仪式;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签订的机器人研究与应用职教集团项目建设签约仪式;与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食品加工与检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签约仪式;与中国电信晋江分公司签订的“智慧校园”项目建设签约仪式在行政大楼学术会议室隆重举行,这是学院推广校企合作开放办学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世其院长、院长助理冯少平;中纺院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院长王佳佳博士;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院长段力民博士;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大学认知系统与机器人专业博士李俊研究员;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王译萍经理;中国电信晋江分公司总经理蔡永潮先生;泉州各大媒体朋友;学院执行董事王树生博士,林卫挺院长和各系部的领导和老师汇聚轻工,共同见证学院这6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以及职教集团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林文丹老师主持。

签约仪式开始,执行董事王树生博士发表致辞。王博士谈到: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服务社会、高素养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一轮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以培养切合企业需求社会满意的学生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次,学院有幸同时与多家科研机构签约共建公共实训基地,希望校企双方以此为契机,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行业服务社会提供保障。

随后,出席仪式的签约单位的领导依次上台,结合自己所从事的科研领域,发表了自己对职业教育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人才的独到见解。

公共实训基地是集教学、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职业教育中心,通过校企合作承接企业生产加工业务、参与企业生产和产品研发,把学校的日常实训融入企业产业链,使教学与生产、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是实训的基本内涵和实质所在,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硬件设施,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保证。

学院自创办以来,充分利用五大股东优势,坚持立足产业设置专业的理念,构建了六大专业群,积极实施“校企主导联合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与恒安集团联办“机电一体化班”、与安踏集团联办“服装与服饰设计班”是福建省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两个专业各招生50人,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教学实训方案,企业选派经验丰富的专家能手担任指导老师,构建以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此次和各科研院所合作协议的顺利签订,将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同时,我院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定位区域经济特色,瞄准市场人才需求,发挥出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链接:

一、签约共建智能工业实训暨机器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简介: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是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智能制造研究平台,集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资源,在数控、机器人、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等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人才队伍,主要面向泉州市经济发展和全面实施“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的需求,打造国家级支撑与服务平台。

随着新工业时代的带来,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开始慢慢转型,向着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研究应用的方向靠拢。我院立足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科技前沿发展,积极探索推进机器人研究和应用项目;本次签约双方将专注于研究工业机器人项目,帮助传统企业改造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化生产线,为泉州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双方合作在学院建设“工业4.0教学新模式,培养中国制造2025新人才”智能制造实训综合平台,分三期建设,第一期为工业机器人基础实训平台建设及工业机器人应用教学建设;第二期为数字化工厂建设;第三期为数字化智能全方位运营工厂建设。三年拟投入3000万元,2016年到位600万,从模具、机电、数控到智能工业,整体建设工业制造的模拟仿真实训室,既满足专业教学、实习实训,且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实训平台,为区域工业、企业提供培训、参观、实验、科研服务。

二、签约共建现代纺织服装公共实训基地

中纺院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简介:

中纺院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是由晋江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的事业单位,依托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技术及行业资源,打造立足晋江、服务泉州、面向“海西”的纺织行业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

晋江是纺织服装产业的集中地,形成了特色的鞋服发展产业,我院立足区位发展优势,以供给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为契机,本次学院与中纺院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我学院将与中纺院海西研究院一起制定具有时代特点的纺织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现代纺织新技术人才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和纺织技术工人短期培训课程;中纺院海西院与学院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现代纺织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双方加强实训设备的投入和建设;学院作为主要人才培养基地将积极向教育主管部门申报现代纺织新技术专业培养项目,提供符合纺织专业教学的配套设施设备和人才储备。我院与中纺院研究院开展合作后,将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战略为抓手,响应现代纺织企业最新的用人需求,推进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又能熟练掌握纺织新技术运用的新型专业人才,打造晋江鞋服发展新格局,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晋江纺织产业发展。

三、共建皮革与制鞋工业实训室暨制鞋公共实训基地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下称“晋江公司”)简介: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下称“晋江公司”)是应晋江市委市政府及当地企业邀请,由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和晋江8家制鞋制革及相关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晋江公司下设“技术培训中心”、“研究开发中心”、“标准检测中心”、“设计推广中心”,主要开展检测、产品设计开发、技术培训、项目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等服务。

为加快制鞋人才培养,服务鞋类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共建皮革与制鞋工业实训室暨制鞋公共实训基地,振兴晋江制鞋产业,学院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培养有理论又熟练掌握皮革与制鞋工业运用技术的鞋类工业人才,进一步推动晋江制鞋产业的发展。

协议实施后,学院将与皮革院制定具有时代特点的制鞋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制鞋人才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和制鞋技术工人短期培训课程;皮革院与学院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制鞋公共实训基地,双方讲不断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和建设;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向教育主管部门申报鞋类专业培养项目,提供符合鞋类专业教学的配套设施设备和人才储备;双方发挥各自在学术界、企业界的影响力,共同举办、组织相关的学术会议、行业论坛、技术咨询服务、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从课程到实训再到学术研讨会,不断拓宽鞋类人才的培养模式。

四、签约机器人研究与应用职教集团项目建设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科研机构。装备所立足福建省装备制造的优势和泉州现有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以装备制造研发应用为导向,以“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支撑产业、资源整合、院企结合”为原则,以装备制造企业和制造业体系转型升级为主要服务对象,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拓展技术市场的品牌优势,整合国家、省科研机构、在闽高校及当地政府的科技资源,打造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开发、交流与协作的中心和国家级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创新平台、研发基地与产业化示范基地,为促进福建省装备制造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为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充分利用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团队资源,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熟练工人,推动泉州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学院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签订协议,助推泉州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

项目合作推进后,双方将共建“数控一代”和智能制造“数控一代”和智能制造实训点,开展“数控一代”和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双方将着手组建泉州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研究应用职教集团,学院作为智能制造实训点及泉州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研究应用职教集团的主要承担单位,负责筹措建设所需的全部经费及职教集团注册资金,中科院将开展集团建设及建成运行期间的科研工作和人员培训。

在创业和创新的背景下,教育和科技更加紧密的联系到一起。而以二元制为核心的现代学徒制这一崭新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探索,为新形势下人才的输送提供了可能。此次协议的签订,将依托各自的平台,达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使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结合在一起,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泉州智能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五、签约共建食品加工与检测公共实训基地

福建盼盼食品集团简介:

福建盼盼食品集团始创于1996年,是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员工12000人。除食品外,还涉足饮料、生物科技、房地产、金融、矿产等行业的经营和管理。

未来食品加工与检测技术人才需求大,为加快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推动地区特色现代农业、海洋经济的发展,学院与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培养熟练掌握食品加工与检测新技术运用,有一定专业理论素养的食品工业人才,保障晋江食品产业发展和壮大。

合作开展后,我院与福建盼盼食品集团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开设“盼盼特训班”;双方共同商定具有时代特点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食品加工与检测人才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和食品加工技术工人短期培训课程;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食品加工与检测公共实训基地,不断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和建设;双方发挥各自在学术界、企业界的影响力,共同举办、组织相关的学术会议、行业论坛、技术咨询服务、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向教育主管部门申报食品类专业培养项目,提供符合食品专业教学的配套设施设备和人才储备。合作双方共同参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立足培训,兼顾学历教育,注重服务,不断完善合作项目,促进食品产业的良性发展。

六、“智慧校园”项目建设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晋江分公司简介: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晋江分公司是国家主体电信运营企业,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各类综合电信网络与设施,基于综合电信网络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与通信及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等业务,以及国家批准经营的其他电信业务。

“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全国各个行业领域推广渗透的形势下,我院顺势而上,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学院与中国电信晋江分公司“智慧校园”项目合作签约,标志着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迈进坚定步伐。

本次双方以共建智慧校园项目为目标,以实现新型智慧校园为目的合作共赢,学院作为其智慧校园项目试点建设基地,以智能化设备、信息化平台、智能通信设备等方式分期投入500万元,用于建设学院智慧校园项目;学院作为该公司的重要智慧通信合作伙伴,提供试点场地、学生资源、教育教学校本资源等来验证并提升智慧校园项目使用效果。

我院智慧校园项目第一期建设涵盖校园一卡通建设、新生网上预报道系统、校园基础带宽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终端的普及和学校迎新工作等。智慧校园项目将进一步发挥信息化手段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加快教育现代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林圣娥 白庆裕 图/翁温答


通讯地址:福建省晋江市博览大道(362200) 

电话:0595-36207778 传真0595-36207779 

版权所有©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闽ICP备11025491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8202000357号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