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五金”教学体系建设,推动产教融合进程,落实学校群教育“四员协同”思政工作模式,提升化妆品专业学生专业认知与技能水平。3月14日,食品药品工程学院特邀厦门医学院王贵弘教授开展了题为“新时代中国化妆品发展前景与化妆品专业学生的未来潜力”的专题讲座。食品药品工程学院院长李庆旺、党总支书记蔡思欣、全体教职工以及化妆品专业全体学生。讲座由食品药品工程学院副院长谢巧玲主持。


讲座伊始,王贵弘教授运用详实的数据,开篇即点明中国美妆时代的变迁和美妆市场的现状,强调了当前美妆市场的广阔前景和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他指出,中国化妆品行业规模已达约8000亿元,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0万家,行业发展朝气蓬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化妆品行业销售收入与外资品牌存在较大差距、高端创新产品匮乏、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这一现状对化妆品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化妆品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成为专业教育的重要使命。
王教授进一步指出,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深入了解行业动态,掌握前沿技术,为行业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高校也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原料、新技术,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民族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此外,还要注重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为行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此次专题讲座,不仅是一次对化妆品行业深入剖析的学术盛宴,更是化妆品专业学生启迪思维、规划未来的宝贵契机。在王贵弘教授的精彩分享中,学生们不仅领略到了中国化妆品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更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中的使命与责任。通过此次讲座,希望同学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化妆品行业的实践与探索中,为行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共同书写化妆品行业的美好未来。
王贵弘教授简介
厦门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医学技术系教授、化妆品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负责人、天然化妆品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毕业于中山大学(高雄)海洋生物科技暨资源学系理学博士,致力于天然化妆品研发,化妆品创新技术开发、教育和培训,海洋小分子药物开发、皮肤药学研究。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高层次B类人才、福建省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入选、厦门市首批台湾特聘专家、福建省食药监局化妆品专家、中国日用化工协会化妆品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保化协会专家组副主任、厦门市科技咨询评审专家。个人至今发表的学术论文160多篇(SCI论文超过70篇),论文被引用千余次,累计主持或协同的两岸产学研项目超过60项。
来源:食品药品工程学院
一审:林小华
二审:曾振生 李庆旺
三审:喻亮 庄培荣